钢琴集体课的历史及发展

很多人对钢琴集体课程有疑问
那么跟随小编一起戳进来吧!
一、数码钢琴
数码钢琴,又被称为电钢琴,它以数字处理技术、数字音频采样为基础,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数码钢琴通过立体声数字采样技术把传统钢琴等乐器音色进行采样,储存在电脑芯片中,演奏时经过DSP处理器的处理,加上相应的效果,通过其自带的功放和喇叭发声。数码钢琴同样有88个琴键,其键盘结构模拟传统钢琴的击弦机构,具备丰富、逼真的多种乐器模拟音色。
数码钢琴教学系统,是在一间能够容纳十余台数码钢琴的教室中,配备一台主琴和多架副琴,每台钢琴之间由电脑系统连接和控制,教师使用主琴和视频电子系统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利用显示屏、多媒体及教学软件等现代化工具开展授课,充分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使教师能在一个课时内同时指导若干学生共同听课、演奏、教学和练习。
二、钢琴集体课的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钢琴集体课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普及。日本哥伦比亚公司运用先进的数码技术,于1962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钢琴(clavinoa piano),之后数码钢琴开始逐步进入各类型学校。“随着日本新型音乐教学系统ML (music laboratory
system)和美国音乐院校中“钢琴实验室”(piano laboratory)的成功开发运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数码钢琴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使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优势充分显现,这种新的钢琴教学形式开始得到广泛运用。1988年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总院准许使用数码钢琴考核所有的钢琴等级。美国堪萨斯州伯赛音乐学院、纽约罗彻斯特市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印第安纳大学、密歇根大学等院校都开设了钢琴集体课。特别是随着数码钢琴制造技术的提高,使数码钢琴弹奏的音色和手感都已很接近传统钢琴,为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引入美国键盘集体课教法。1993年7月,中国音协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美国集体课键盘教法’的研讨会,在会议上,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音乐系的李吴罕娜教授向一百多名钢琴教师介绍了美国最新的钢琴集体课教学法,并带来了教学资料,引起了与会教师的极大兴趣。在我国,钢琴集体课教学是钢琴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正处于早期的摸索阶段,面临着许多质疑和挑战。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内开展钢琴集体课教学最早的学校之一,1993年,在中国音协的关心和帮助下,该校率先成立教学科研小组,对美国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派人赴美国卜内基·梅隆大学考察学习和交流。在对钢琴集体课的性质、内涵、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消化后,华东师大于1994年9月开始了钢琴集体课的初步尝试。1995年6月该校的李和平老师撰写了第一篇关于集体课研究的实验报告,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之后李和平老师编写出国内第一套钢琴集体课教材,校方投资数十万资金,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现代电子数码钢琴教室,正式开展钢琴集体课的教学。
2005年起,钢琴集体课教学己经广泛应用于钢琴教学实践的各个层次和领域中,专业音乐院校的非钢琴专业学生、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性大学艺术选修类课程都开设了钢琴集体课。2014年,钢琴集体课这一教学形式也开始运用到少年宫、音乐培训机构等儿童钢琴启蒙入门教育中。
叶文钢琴集体课起源于1996年,师从李和平老师,二十余年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目前发展至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1996-2007)在集体课的课堂中解决技术以及合作问题;
第二阶段(2007-2014)出版系统的叶文钢琴集体课的教材、教程 体系以及教学法;
第三阶段(2014至今)叶文钢琴集体课工作坊,对钢琴集体课程未来 发展发向的探索。
儿童钢琴进阶教材(6-12)

幼儿钢琴启蒙课程(3-6)